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血虚是怎么引起的

2025.09.02 16:43

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不足或血液营养功能减弱,导致脏腑组织失养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原因包括失血过多、脾胃虚弱、久病耗伤、饮食失调以及情志不畅等。

失血过多是导致血虚的直接原因,如外伤、手术、月经过多或长期慢性出血均可损耗阴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水谷精微无法充分转化为血液,长期可致血虚。久病或慢性疾病会消耗气血,尤其肝肾不足时,精血互化受阻,进一步加重血虚。饮食不节,如长期偏食、营养不足或过度节食,会导致造血原料缺乏,影响血液生成。长期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可能扰乱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间接影响血液的生成与输布。

预防和调理血虚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助养血。饮食上应多摄入补血食物,如红枣、枸杞、动物肝脏等,同时兼顾健脾以促进吸收。避免盲目服用活血或寒凉药物,以免加重气血损耗。若长期存在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调理,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