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严重缺钙会引起什么病

2025.07.23 08:37

严重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手足抽搐、佝偻病、牙齿松动脱落、心血管功能紊乱。具体分析如下:

1.骨质疏松症: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长期缺钙会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患者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脊椎、髋部和腕部。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与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密切相关。

2.手足抽搐:钙离子参与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血钙浓度过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增高。典型表现为手足肌肉痉挛,呈助产士手或芭蕾舞足姿势。严重时可出现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多由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维生素D缺乏引起,需及时补钙缓解症状。

3.佝偻病:儿童期严重缺钙会影响骨骼发育,导致佝偻病。表现为囟门闭合延迟、方颅、鸡胸、O型腿或X型腿。骨骼软化变形与钙磷代谢紊乱有关,常伴随维生素D缺乏。早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畸形,延误治疗可能遗留永久性骨骼异常。

4.牙齿松动脱落:牙齿的牙本质和牙骨质需钙质维持强度。缺钙时牙槽骨吸收加速,牙齿固定力下降,出现松动甚至脱落。龋齿风险也显著增加,因钙不足导致牙釉质抗酸能力减弱。长期缺钙者可能较早出现牙齿缺失,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形态。

5.心血管功能紊乱:钙离子参与心肌收缩和血管张力调节。低钙血症可引发心律失常,如QT间期延长,严重时导致心室颤动。血管平滑肌收缩异常可能引起血压波动,表现为头晕、乏力。需通过血钙检测明确诊断,及时纠正以避免心脏骤停等危象。

补钙需结合个体需求,过量可能引发结石或异位钙化。饮食应优先选择乳制品、豆类等天然富钙食物,必要时在指导下使用钙剂。避免与高草酸食物同服,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