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血运不通怎么办

2025.03.07 20:05

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血运不通可通过调整栓塞材料、重新评估血管解剖、使用辅助技术、术后密切监测、必要时转为开颅手术等方法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栓塞材料:在介入栓塞手术中,选择合适的栓塞材料至关重要。如果血运不通,可能是栓塞材料过大或过小导致。过大可能堵塞正常血管,过小则无法有效栓塞动脉瘤。此时需根据血管直径和动脉瘤大小重新选择栓塞材料,确保既能有效栓塞动脉瘤,又不影响正常血运。

2.重新评估血管解剖:血运不通可能与血管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术前影像学检查可能未能完全显示血管的复杂结构,导致手术中误判。此时需重新进行血管造影,详细评估血管走行、分支及动脉瘤位置,必要时调整手术方案,确保血运通畅。

3.使用辅助技术:在介入栓塞手术中,辅助技术如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如果血运不通,可考虑使用这些技术,通过球囊暂时阻断血流或支架支撑血管壁,确保栓塞材料准确到位,同时保持血运通畅。

4.术后密切监测:术后血运不通可能与栓塞材料移位或血栓形成有关。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及影像学变化。一旦发现血运不通,需立即采取措施,如使用溶栓药物或再次介入手术,恢复血运。

5.必要时转为开颅手术:如果介入栓塞手术无法解决血运不通问题,且患者病情危急,需考虑转为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可直接暴露动脉瘤,进行夹闭或切除,确保血运通畅。但开颅手术创伤较大,需权衡利弊,谨慎选择。

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血运不通是严重并发症,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术前详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密切监测是预防和处理血运不通的关键。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