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基底动脉狭窄应该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能稳定斑块,必要时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部分患者需联合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出血或肝肾功能损伤。

2.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植入支架扩张狭窄部位,改善血流,适用于中重度狭窄或药物无效者。术前需评估血管条件,术后需长期服药防止支架内再狭窄,存在穿刺部位血肿或血管破裂风险。

3.外科手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可重建血流,适用于复杂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者。手术创伤较大,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密切监测感染或吻合口狭窄。

4.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肥胖者需减重,糖尿病者需稳定血糖。

5.定期随访:通过超声或造影监测狭窄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包括症状变化、药物副作用及影像学复查,忽视随访可能导致病情延误。

治疗需根据狭窄程度、症状及并发症个体化选择,急性发作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方案,警惕头晕、言语障碍等缺血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