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量少会不会影响蛋白尿

2024.10.28 17:48

尿量少可能会影响蛋白尿的检测结果。

正常情况下,肾脏会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等形成原尿,原尿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当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导致蛋白尿。如果尿量少,尿液中的蛋白浓度可能会相对升高。例如,在一些脱水状态下,身体水分减少,肾脏生成的尿液量也随之减少,此时即使肾脏本身的病变并没有加重,但由于尿液总量的减少,单位体积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可能会比尿量正常时更高,从而可能造成蛋白尿比实际情况更严重的假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些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等,可能导致尿量减少。同时,这些疾病可能引起泌尿系统内压力变化,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间接影响蛋白尿的情况。而且,在某些全身性疾病影响下,如严重的心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少尿症状,同时可能并发肾淤血等肾脏功能改变,进而影响蛋白尿的产生和检测结果。在检测蛋白尿时,如果尿量过少,可能会导致检测方法的误差增大,因为一些检测方法是基于一定的尿液量进行标准化的,过少的尿量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蛋白排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