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膝盖外侧肌腱拉伤如何康复

2025.07.23 08:36

膝盖外侧肌腱拉伤后,可急性期冰敷缓解肿胀疼痛、适度制动避免加重损伤、逐步进行低强度拉伸恢复柔韧性、加强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提升稳定性、后期结合功能性运动恢复关节协调性。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期冰敷缓解肿胀疼痛:受伤后48小时内应间歇性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缓解炎症反应。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皮肤,同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若疼痛剧烈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药物辅助控制症状。

2.适度制动避免加重损伤:早期需减少膝关节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或弹性绷带固定。过度活动可能加剧肌腱纤维撕裂,延长愈合时间。制动期间可进行非负重训练,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活动需根据疼痛程度逐步调整,避免突然扭转或跳跃动作。

3.逐步进行低强度拉伸恢复柔韧性:炎症消退后,以静态拉伸为主,如坐姿体前屈拉伸大腿外侧肌群。动作需缓慢持续,每次保持15-30秒,每日2-3组。拉伸幅度以轻微牵拉感为宜,避免疼痛。随着柔韧性改善,可增加动态拉伸,如侧弓步压腿。

4.加强周围肌肉力量训练提升稳定性:重点强化股四头肌、臀中肌等膝关节协同肌群。初期采用直腿抬高、静蹲等低负荷动作,后期逐步增加阻力带训练或负重练习。力量训练需隔日进行,确保肌肉充分修复。肌力增强可分担肌腱负荷,降低复发风险。

5.后期结合功能性运动恢复关节协调性:康复末期需模拟日常动作,如上下台阶、单腿平衡训练等。动作应从慢速到常速,从低难度到高难度过渡。功能性训练能改善神经肌肉控制,使肌腱适应复杂受力环境。

康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运动。疼痛是重要信号,若训练后不适持续超过2小时应调整方案。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以支持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必要时由专业医师调整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