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的肛门处有疙瘩是为什么

2025.09.08 17:10

婴儿肛门处出现疙瘩可能与尿布疹刺激皮肤形成红肿、局部清洁不当导致毛囊发炎、先天性的肛周小囊肿、排便不畅引发痔疮或肛裂、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突起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尿布疹刺激皮肤形成红肿:尿布包裹区域长时间潮湿,粪便和尿液刺激皮肤屏障,导致局部发红、肿胀甚至破溃。尿布材质不透气或更换不及时会加重症状,需保持干燥并涂抹护臀霜缓解。

2.局部清洁不当导致毛囊发炎:肛门周围汗腺和毛囊密集,若残留污垢或擦拭过猛可能堵塞毛孔,引发感染形成红色硬结。需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

3.先天性的肛周小囊肿:部分婴儿出生时肛门周围存在微小囊肿,通常无明显不适,但可能因摩擦或感染暂时增大。若囊肿无红肿疼痛可观察,持续增大需就医评估。

4.排便不畅引发痔疮或肛裂:便秘或腹泻时用力过度,肛门静脉丛压力增大形成痔核,或黏膜撕裂产生小裂口伴随血丝。调整饮食或使用润滑剂可改善排便困难。

5.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突起:接触某些尿布、湿巾或洗涤剂中的化学成分后,皮肤可能出现丘疹或湿疹样变化。更换低敏产品并局部冷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发现肛门异常疙瘩时,避免自行挤压或涂抹不明药膏。记录疙瘩变化情况,如持续增大、渗液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日常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局部摩擦。喂养时注意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预防排便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