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输血前常规检查是什么

2025.08.05 15:13

输血前常规检查是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感染性疾病筛查以及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评估。这些检查旨在确认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液相容性,排除潜在的感染风险,并评估受血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血型鉴定中,首先需要确定受血者的ABO血型和Rh因子,以防止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输血反应。交叉配血试验则是通过将供血者的血液与受血者的血液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从而进一步确认血液的相容性。感染性疾病筛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包括对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以确保供血者的血液不携带这些传染性疾病。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评估则帮助医生了解受血者的血液状况,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等,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在进行输血前的常规检查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受血者在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个人的病史、用药情况及过敏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检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对于需要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的受血者,建议在检查前避免高风险行为,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受血者在接受输血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紧张而影响检查结果。输血前应确保所有检查结果都已得到确认,且医生已对结果进行了充分评估,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前的常规检查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涵盖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感染性疾病筛查以及血液学和生化指标评估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受血者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