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手足口病在什么季节容易发生

2025.09.08 17:10

手足口病在春夏季节高发、夏秋交替时易流行、气温回暖后病例增多、湿度较大时传播加快、幼儿园开学后聚集性感染风险上升。具体分析如下:

1.春夏季节高发:春夏气温适宜,病毒活性增强,人群户外活动增加,密切接触机会增多。肠道病毒在20-30℃环境下存活时间延长,儿童免疫力较弱,容易通过接触污染物或飞沫感染。

2.夏秋交替时易流行:季节转换期温差变化大,人体适应能力下降,呼吸道屏障功能减弱。此时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双重途径传播,托幼机构通风不足易造成交叉感染。

3.气温回暖后病例增多:冬季过后病毒开始活跃,潜伏期通常3-7天,早期症状不明显。温暖环境加速病毒复制,患儿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具有较强传染性,密切接触者易被感染。

4.湿度较大时传播加快:潮湿环境利于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可达数周。儿童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毛巾后,经口鼻黏膜侵入体内,集体场所消毒不彻底会加剧传播。

5.幼儿园开学后聚集性感染风险上升:新学期人员密集,幼儿卫生意识薄弱,共用物品频繁。病毒可通过粪便、唾液、疱疹液等多种途径排出,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重症。

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抓挠疱疹防止继发感染。保持室内通风,对患儿衣物进行煮沸消毒。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密切接触者需观察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