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什么是风热咳嗽

2025.07.09 08:32

风热咳嗽是中医术语,指因外感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肺失宣降、气逆上冲引发的咳嗽,常伴有发热、咽痛、痰黄黏稠等热性症状。这类咳嗽多见于春夏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属于外感咳嗽的常见类型,需与风寒咳嗽、燥咳等鉴别。

风热咳嗽的典型表现为咳嗽频繁、痰液黏稠发黄、难以咳出,同时伴随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头胀头痛等症状。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象浮数。病因多与外界风热邪气有关,如气温升高、干燥多风或病毒细菌感染。中医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常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剂,配合浙贝母、枇杷叶等化痰药材。现代医学中,此类症状可能与急性支气管炎、咽炎或流感相关,但需结合具体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注意区分风热咳嗽与风寒咳嗽,后者痰白稀薄、畏寒无汗,误治可能加重病情。饮食需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或梨汤润燥。发热明显或痰中带血时需及时就医,防止发展为肺炎。儿童及体弱者应减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中药使用需辨证,自行滥用清热药可能损伤脾胃。若咳嗽超过两周未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哮喘、结核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