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吞咽功能能不能进行针灸

2025.06.26 15:26

针灸可以用于改善吞咽功能障碍。临床实践表明,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神经肌肉功能,促进咽喉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吞咽困难症状。对于中风后遗症、神经系统疾病或老年性吞咽障碍等病症,针灸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康复训练可取得较好效果。

针灸治疗吞咽功能主要选取颈部及四肢相关穴位,如廉泉、天突、合谷等。廉泉穴位于喉结上方,直接刺激咽喉部肌肉;天突穴在胸骨上窝,能缓解气道紧张;合谷穴则通过经络传导调节整体气血运行。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结合电针增强刺激效果。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后,咽喉肌肉协调性改善,进食呛咳减少,吞咽效率明显提升。早期介入针灸可缩短康复周期,尤其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效果显著。

进行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刺伤重要血管或神经。颈部穴位深度和角度需严格控制,防止气胸等意外。严重吞咽困难者需先排除肿瘤、结构性病变等器质性疾病,不可单纯依赖针灸。治疗期间应配合吞咽训练,如口腔操、冷刺激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淤血或短暂不适,通常可自行缓解。孕妇、出血体质或皮肤感染者慎用,需个体化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