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做唐筛的目的是什么

2025.04.16 11:03

唐筛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胎儿患有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通常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以及多种健康问题。通过唐筛,可以在孕期早期识别高风险胎儿,为后续的进一步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帮助家庭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策。

唐筛通常在孕早期或孕中期进行,具体方法包括血液检测和超声检查。血液检测通过分析孕妇血液中的特定生化标志物,如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计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超声检查则通过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来评估风险。这些方法均为无创性检查,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较高。如果唐筛结果显示高风险,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羊水穿刺或绒毛膜取样等确诊性检查,以明确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异常。

进行唐筛时,需注意检查的时机和结果的解读。唐筛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以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并确保检查时间在合适的孕周范围内,可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唐筛结果仅为风险评估,并非确诊。即使结果显示高风险,也不意味着胎儿一定患有唐氏综合征,需结合确诊性检查进一步确认。同时,孕妇和家属应充分了解唐筛的意义和局限性,在医生的指导下理性对待检查结果,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或误解。通过科学的筛查和诊断,可以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为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