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颈椎病针灸哪些部位比较好

2025.07.23 08:37

颈椎病针灸常选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天柱穴、后溪穴。具体分析如下:

1.风池穴:位于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针刺此穴可缓解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操作时需注意进针方向,避免深刺伤及椎动脉。临床多配合艾灸增强温通效果。

2.肩井穴:在肩峰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中点,属足少阳胆经。主治肩背酸痛、手臂麻木,针刺能疏通经络气血。需斜刺避免直刺过深,以免伤及肺尖。常与局部拔罐联合应用。

3.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督脉。为退热要穴,对颈椎僵硬、畏寒有明显作用。针刺时向上斜刺,配合温针灸效果更佳。体质虚弱者需控制刺激强度。

4.天柱穴:后发际正中旁开约两横指,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项强、目眩,针刺可调节颈部肌肉张力。操作时需避开枕动脉,浅刺为宜。多与风池穴配伍使用。

5.后溪穴:握拳时小指侧掌横纹尽头,属手太阳小肠经。通督脉,擅治颈肩疼痛及手指麻木。直刺时需注意避开掌骨,临床常配合颈部活动增强疗效。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孕妇、出血体质者慎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保持情绪稳定。局部皮肤感染或高热时暂停针灸。疗程间隔需合理,过度刺激可能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