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急性胃肠炎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儿童急性胃肠炎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调整饮食减轻肠胃负担、适当使用药物缓解症状、注意休息促进恢复、保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急性胃肠炎易导致呕吐腹泻,造成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是首选,少量多次喂服,每次5-10mL,间隔10-15分钟。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避免直接饮用高糖饮料或纯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

2.调整饮食减轻肠胃负担: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稀粥,逐步过渡至低纤维软食。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喂养量。避免高脂、高糖及乳制品,加重肠道刺激。

3.适当使用药物缓解症状: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减少腹泻次数;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发热超过38.5℃可选用退热药,但需避免使用止吐药或强力止泻药,可能掩盖病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注意休息促进恢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剧烈活动或情绪波动。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观察是否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睡眠充足有助于免疫系统修复受损肠道。

5.保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患儿餐具、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彻底洗手。室内定期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隔离,防止病原体扩散。

急性胃肠炎患儿若持续高热、呕吐物带血、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必须立即送医。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记录呕吐及排便次数。恢复期饮食仍需循序渐进,不可过早进食生冷或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