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病有哪些种类

2025.03.07 20:05

心肌病主要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未分类心肌病,具体分析如下:

1.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心肌病类型,主要表现为心脏腔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病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酒精滥用等。患者常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检查,治疗以药物为主,严重者需考虑心脏移植。

2.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异常增厚为特征,常导致心脏舒张功能受损。该病多为遗传性,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晕厥、心律失常等症状。心脏超声和基因检测是主要诊断手段,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植入式除颤器等。

3.限制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室壁僵硬、舒张功能受限为特点,常见病因包括淀粉样变性、心内膜纤维化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诊断依靠心脏超声和心内膜活检,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部分患者需心脏移植。

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右心室心肌被脂肪和纤维组织替代为特征,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该病多为遗传性,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猝死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心脏核磁共振和基因检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和植入式除颤器等。

5.未分类心肌病:未分类心肌病指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类的心肌病,病因和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可能涉及多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

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多方面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在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个体化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