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肌肉萎缩要怎么做

2025.09.11 19:33

肌肉萎缩需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配合物理治疗手段、坚持适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肌肉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1.针对性康复训练:根据萎缩程度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重点采用渐进式抗阻训练,通过哑铃、弹力带等器械逐步增加负荷。训练时需保持动作规范,避免代偿性发力,单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关节活动度训练需每日进行,防止肌腱挛缩。

2.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2-1.5克补充,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适量增加坚果类不饱和脂肪酸。存在吞咽障碍时需调整食物质地,采用糊状或流质饮食保障能量供给。

3.配合物理治疗手段:低频电刺激可延缓肌纤维退化,每周3次为宜。温热疗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水温控制在40℃左右。针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水疗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担,水温维持在36-38℃。

4.坚持适度有氧运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水中运动可减轻体重负荷,陆地运动需配备护具保护关节。运动前后进行10分钟拉伸,重点放松腓肠肌、股四头肌。

5.定期监测肌肉状态:每月测量四肢围度并记录,使用握力器检测肌力变化。超声检查可观察肌纤维排列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血清肌酸激酶检测辅助判断肌肉损伤程度,异常升高时需调整训练强度。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每坐立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寒冷环境会加重肌肉僵硬,注意肢体保暖。情绪紧张可能引发异常肌张力,可通过呼吸训练调节。突然出现的肌无力或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神经源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