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孕妇得了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0

孕妇得了病毒性肝炎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病毒治疗、加强肝功能监测、调整饮食结构、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做好母婴阻断。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肝炎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如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可考虑使用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以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风险。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加强肝功能监测: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住院观察,确保母婴安全。

3.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4.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禁用或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部分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用药前需咨询医生,确保药物安全性,防止加重肝脏损伤。

5.做好母婴阻断:分娩后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降低感染风险。母乳喂养需根据母亲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情况评估,必要时暂停母乳。

病毒性肝炎孕妇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分娩时选择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