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蛔虫病是否是传染病

2025.08.21 17:54

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属于传染病的范畴。感染蛔虫后,虫体会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虽然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口腔摄入虫卵,但由于其感染性和传播机制,确实可以被视为一种传染病。

蛔虫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密切相关,虫卵在土壤中存活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当人类接触被污染的水源、食物或土壤时,可能会不小心摄入这些虫卵。感染后,蛔虫会在肠道内生长,成虫可以达到数十cm的长度。蛔虫的存在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蛔虫病的发病率较高,儿童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蛔虫病的传播不仅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公共卫生条件密切相关。

在预防蛔虫病方面,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首先,确保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其次,食物在食用前应彻底清洗和烹饪,以杀死可能存在的虫卵。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驱虫治疗也是预防蛔虫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感染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家庭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应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对蛔虫病的认识,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虽然蛔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