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戊型肝炎抗体阳性会传染吗

2025.08.18 16:37

戊型肝炎抗体阳性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或者接种过相关疫苗。此时,感染者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通常不具备传染性。抗体阳性的人一般不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肝脏感染,主要通过口腔途径传播,尤其是在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时。感染后,身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御病毒的再次侵袭。抗体阳性的人通常表明曾经感染过病毒,身体已经建立了免疫保护。虽然在感染初期可能会有传染性,但一旦抗体产生,传染性基本消失。戊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2到10周,部分患者在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症状,如乏力、黄疸、食欲减退等,但这些症状并不意味着具备传染性。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抗体阳性的人不具备传染性,但仍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止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传播。饮食方面,确保食物和饮水的安全,避免食用生水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自身的肝功能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已经感染过戊型肝炎的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酗酒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助于肝脏的恢复和健康。抗体阳性意味着曾经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通常不具备传染性,但仍需关注自身健康和卫生习惯,以确保身体的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