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到底什么是周围神经炎

2025.07.10 14:56

周围神经炎是指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这类疾病可能由感染、代谢异常、中毒、免疫反应或营养缺乏等多种因素引起,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引发疼痛、麻木、肌无力等症状。

周围神经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感染性因素如带状疱疹病毒、莱姆病螺旋体可直接侵犯神经;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可能引发代谢产物堆积,损害神经纤维;中毒性因素包括重金属、酒精或某些药物长期接触;免疫介导的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则因自身抗体攻击神经鞘膜导致炎症。临床表现因受累神经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肌力下降,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肌或心血管功能。诊断需结合病史、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预防和治疗周围神经炎需注意多环节管理。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是关键,避免接触有毒物质或滥用药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轻神经水肿;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镇痛药或抗癫痫药物调节神经兴奋性。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补充B族维生素如B1、B6、B12可促进神经修复。康复期需结合物理治疗与功能训练,防止肌肉萎缩。若出现呼吸困难或严重运动障碍,需及时就医,部分病例需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干预。日常需监测症状变化,定期复查神经功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