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母乳性黄疸吃药能退吗

2025.08.26 10:40

母乳性黄疸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几周内自然消退。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几天到几周内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母乳中某些成分影响了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但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并不需要使用药物来治疗。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的肝脏发育有关,通常在出生后的第4到第7天最为明显,之后会逐渐减轻。此时,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抑制胆红素的排泄,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虽然这种情况可能让家长感到担忧,但大多数新生儿的黄疸水平会在2到3周内自行恢复正常。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有诸多益处,因此不建议轻易停止母乳喂养。若黄疸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可能会采取光疗等非药物治疗方式。

在处理母乳性黄疸时,需注意观察新生儿的整体状况,包括体重增长、精神状态和喂养情况。如果发现黄疸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嗜睡、拒奶、体重下降等,务必及时就医。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胆红素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母乳喂养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支持乳汁的分泌。同时,保持良好的喂养频率,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母乳,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母乳性黄疸通常是一个自限性的过程,适当的观察和护理能够帮助新生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