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孩子手足口病用什么药

2025.09.08 17:10

孩子手足口病可对症使用退热药物、局部外用药物缓解皮疹瘙痒、口服抗病毒药物、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对症使用退热药物:手足口病发热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缓解不适。使用时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退热药物不能缩短病程,仅用于改善症状。持续高热不退或用药后体温无下降需及时就医。

2.局部外用药物缓解皮疹瘙痒: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减轻瘙痒。该药物含氧化锌和甘油,能收敛止痒。若疱疹破裂形成浅溃疡,可喷敷康复新液促进创面修复。避免使用含激素药膏,防止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抓挠。皮疹一般7-10天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3.口服抗病毒药物:重症病例早期可考虑使用干扰素α喷雾或口服利巴韦林。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但普通型手足口病通常自限性,无需常规抗病毒治疗。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注意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轻症患者以对症支持为主,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增加耐药风险。

4.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发热和口腔疱疹可能导致进食困难,需少量多次补充温凉流质。口服补液盐能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脱水。选择无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汁、米汤,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尿量减少、精神萎靡提示脱水加重,需静脉补液治疗。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肢体抖动,以及呼吸循环系统表现如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这些可能是重症早期征兆,需立即就医。普通病例居家隔离2周,每日监测体温和皮疹变化。恢复期可能出现指甲脱落,属于暂时现象。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病期间需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个人卫生,玩具餐具定期消毒。痊愈后仍有短暂排毒期,不宜立即返校。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发生,但无法完全避免感染。密切接触者需观察10天,出现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