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糖尿病如何用针灸疗法治疗

2025.09.02 16:43

针灸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来改善症状。,针灸可刺激特定穴位,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调节糖代谢相关激素水平,从而帮助控制血糖。

针灸治疗糖尿病常选取脾俞、胃俞、肾俞等背部穴位,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下肢穴位。脾俞和胃俞可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肾俞能补益肾气,缓解多尿症状;足三里增强机体代谢,三阴交则协调肝脾肾三经气血。临床操作以毫针浅刺为主,结合电针或艾灸以增强效果。部分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后,不仅血糖趋于稳定,口渴、乏力等伴随症状也明显减轻。疗程通常需持续数月,每周治疗2-3次,效果因人而异。

针灸治疗糖尿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1型糖尿病及严重并发症患者不宜作为主要疗法。操作前需评估凝血功能,避免皮肤感染或出血风险。治疗期间仍需规范用药和饮食控制,不可擅自停用降糖药物。孕妇、体质虚弱者及局部皮肤破损者慎用。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不当刺激导致不良反应。针灸后出现晕针或低血糖应及时处理,监测血糖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