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路感染要怎么治疗

2025.06.12 09:24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多喝水增加排尿、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憋尿减少细菌滋生。具体分析如下:

1.多喝水增加排尿: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有助于将尿道内的细菌冲刷出去,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从而缓解感染症状并促进恢复,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但需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导致身体负担。

2.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抗生素是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药物,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必须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3.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尿路感染常伴有尿痛、下腹不适等症状,短期使用止痛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不适感,但止痛药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疗,仅作为辅助手段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4.保持局部清洁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尿路感染,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并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女性在排尿后应从前往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

5.避免憋尿减少细菌滋生:长时间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滞留,增加细菌繁殖的风险,及时排尿可以防止细菌在尿路中积聚,降低感染概率,尤其是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需注意不要憋尿,养成规律排尿的习惯。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尿路刺激症状,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孕妇、儿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