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失禁会引起膀胱病变吗

2025.07.22 14:34

尿失禁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引起膀胱病变,但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尿失禁可能间接导致膀胱功能异常或相关并发症。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液不自主漏出,病因多样,包括盆底肌松弛、神经损伤或膀胱过度活动等。若原发病因如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未及时干预,可能逐渐影响膀胱结构和功能,甚至引发膀胱炎、膀胱结石等继发性病变。

尿失禁与膀胱健康的关系需结合具体类型分析。压力性尿失禁多因盆底肌薄弱导致,短期内对膀胱影响较小;而急迫性尿失禁常伴随膀胱过度活动,长期可能造成膀胱壁增厚或纤维化。充盈性尿失禁则提示排尿功能障碍,尿液滞留易引发感染或膀胱扩张。长期使用尿垫可能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反复感染可能损伤膀胱黏膜。临床观察发现,合并糖尿病、脊髓损伤等基础疾病时,尿失禁与膀胱病变的关联性更为显著。

管理尿失禁需重视早期评估与个体化治疗。定期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可监测膀胱功能变化,避免延误原发病诊治。行为训练如定时排尿、盆底肌锻炼适用于轻度患者,药物或手术需严格遵循适应症。保持会阴清洁、控制液体摄入时段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老年患者或长期卧床者需排查隐性尿潴留,必要时导尿处理。任何伴随血尿、发热或排尿痛的症状均需立即就医,排除膀胱肿瘤、急性感染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