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日光性皮炎是怎么回事

2025.03.18 09:24

日光性皮炎是一种由于皮肤过度暴露于紫外线而引起的炎症反应。这种皮炎通常发生在阳光直射后,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和脱皮。日光性皮炎的发生与个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有关,部分人群由于皮肤类型、遗传因素或药物影响,更容易出现这种反应。

日光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紫外线对皮肤细胞的损伤有关。紫外线中的UVA和UVB能够穿透皮肤表层,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紫外线还会激活皮肤中的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加剧皮肤的红肿和瘙痒。长期反复的紫外线暴露不仅会导致日光性皮炎,还可能增加皮肤癌的风险。预防日光性皮炎的关键在于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预防日光性皮炎需要注意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外出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晒措施,如涂抹广谱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和帽子。防晒霜应选择SPF值高且具有UVA和UVB防护功能的产品,并每隔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对于已经出现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应立即避免继续暴露在阳光下,并使用冷敷或抗炎药物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特别注意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