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眶下间隙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8.27 08:30

眶下间隙感染主要由牙源性感染扩散、面部皮肤损伤、上颌骨骨折、邻近组织炎症蔓延、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牙源性感染扩散:上颌前牙或前磨牙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等未及时治疗,细菌通过骨膜下间隙侵入眶下区域。需彻底清除病灶牙,引流脓液,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

2.面部皮肤损伤:面部外伤或手术创口处理不当,导致细菌直接侵入眶下软组织。应彻底清创消毒,必要时缝合并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3.上颌骨骨折:骨折线波及眶下孔周围,局部血肿或骨碎片残留易继发感染。需复位固定骨折,清除坏死组织,促进骨愈合。

4.邻近组织炎症蔓延:鼻窦炎、泪囊炎等未有效控制,炎症扩散至眶下间隙。需针对原发病灶治疗,如鼻窦引流或泪道冲洗,联合抗炎治疗。

5.局部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长期营养不良等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需控制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提升局部防御能力。

眶下间隙感染需结合病因综合处理,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治疗中需注意维持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压迫重要神经血管,同时监测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合理用药与规范操作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