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二甲双胍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2025.09.10 17:09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近年来在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的潜在作用受到关注。初步二甲双胍可能通过调节代谢和神经炎症等机制,改善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或伴随问题,如社交障碍、重复行为或代谢异常,但现有证据仍有限,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及调节肠道菌群有关。自闭症儿童常伴随代谢异常或线粒体功能障碍,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通路,可能优化细胞能量代谢,间接影响神经发育。部分临床观察发现,用药后患儿的情绪稳定性、注意力或社交互动有所改善,尤其对于伴有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的患儿效果更显著。目前多数研究样本量较小,且缺乏长期随访数据,疗效个体差异较大,并非所有患儿均能获益。

使用二甲双胍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用药。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儿的代谢状况、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如腹泻、恶心,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减轻。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或乳酸酸中毒,需定期监测。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或急性感染时禁用。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行为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现阶段二甲双胍尚未被批准为自闭症常规疗法,其应用仍属于探索性治疗,需权衡潜在获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