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皮肤被细菌感染怎么办

2025.08.27 08:30

皮肤被细菌感染应及时清洁消毒、使用抗生素药膏、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抓挠摩擦、严重时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清洁消毒:皮肤细菌感染后首先要用流动清水冲洗患处,去除表面污染物,随后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超出感染边缘2cm,每日重复2-3次以防止细菌扩散。清洁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破坏皮肤屏障。

2.使用抗生素药膏: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用药前需清洁双手,取适量药膏均匀覆盖感染区域,每日2-3次。若出现红肿加剧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3.保持患处干燥:潮湿环境易加重细菌感染,需减少伤口接触水。洗澡后及时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避免使用不透气的敷料覆盖。可适当暴露患处促进通风,但需防止灰尘污染。

4.避免抓挠摩擦:皮肤感染伴随瘙痒或疼痛时,需克制抓挠行为。指甲携带的细菌可能引发二次感染,摩擦则会扩大损伤范围。可剪短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5.严重时就医治疗:若出现发热、脓液渗出、淋巴结肿大或感染面积持续扩大,需尽快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抗生素或进行清创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

皮肤细菌感染期间应暂停使用刺激性护肤品,饮食避免辛辣发物。观察病情变化时注意区分正常愈合与恶化迹象,未明确诊断前勿自行切开排脓。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更严格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