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病会引起高血压吗

2025.07.01 08:35

脾病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脾脏功能异常可能间接导致血压升高,但并非直接病因。脾脏作为重要免疫器官和血液过滤器,功能障碍可能引发全身性影响,进而干扰血压调节机制。

脾脏疾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影响血压,首先,脾功能亢进可能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并触发代偿性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荷;其次,慢性脾脏疾病常伴随门静脉高压,造成体液潴留和血容量增加;脾脏参与的免疫调节失衡可能引发慢性炎症状态,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某些脾脏肿瘤还会分泌血管活性物质,直接干扰血压调控。中医理论更强调脾主运化功能失调会导致水湿停滞,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基础,这与现代医学认识的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存在交叉。

临床观察发现,约18%的脾切除患者术后出现血压波动,提示脾脏在血压调节中具有潜在作用。但需注意,脾病相关高血压往往伴随原发病的典型症状,如左上腹痛、血细胞异常或免疫指标改变。诊断时应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病因。治疗需以控制原发脾病为主,谨慎使用利尿剂以免加重脾功能损害。定期监测血常规、门静脉压力和炎症指标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脾病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时,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脾脏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