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防止颅内的感染

2025.08.11 14:18

防止颅内的感染需要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处理开放性颅脑损伤、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增强自身免疫力、定期监测颅内压和脑脊液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无菌操作:在涉及颅脑的手术或穿刺过程中,必须遵循最高标准的无菌原则。所有器械需彻底消毒,操作人员需穿戴无菌衣帽和手套,手术环境需达到洁净要求。任何微小的污染都可能引发颅内感染,因此每一步操作都需谨慎。

2.及时处理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是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需立即清创并缝合伤口,避免细菌侵入。清创时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必要时配合抗菌药物局部冲洗,以降低感染风险。

3.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特定情况下,如颅脑手术后或高风险创伤后,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时间,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药物选择需覆盖常见致病菌,并依据具体情况调整。

4.增强自身免疫力: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免疫机能是抵御感染的基础。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过度疲劳。对于免疫力低下者,可适当补充免疫调节剂,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5.定期监测颅内压和脑脊液指标:颅内感染常伴随颅内压升高和脑脊液异常。定期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迹象。若脑脊液出现浑浊、细胞数增多或糖含量降低,需立即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颅脑感染后果严重,需综合多方面措施预防。操作规范、创伤处理、药物使用、免疫支持和指标监测缺一不可。出现发热、头痛或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