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质疏松能否彻底治愈

2025.08.06 17:32

骨质疏松症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来控制病情,减缓骨密度的下降,降低骨折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导致骨骼脆弱,易发生骨折。虽然无法完全消除这一病症,但通过药物治疗、营养补充、适当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显著改善骨骼健康。药物方面,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减缓骨质流失,促进骨密度的增加。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能够为骨骼提供所需的基础。适当的锻炼,如负重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案,许多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在管理骨质疏松症时,需注意一些关键事项。首先,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高盐、高糖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这些都有助于骨骼的健康。了解家族病史,及时进行筛查,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更需关注骨质疏松的风险。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整体健康。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措施,尽管骨质疏松症无法完全治愈,但依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