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食管癌与饮食和遗传有何关联

2025.03.05 16:30

食管癌的发生与饮食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不良饮食习惯和遗传易感性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饮食中的致癌物质和营养缺乏可能直接损伤食管黏膜,而遗传因素则影响个体对致癌物的代谢和修复能力。

饮食因素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诱因。长期摄入过热食物、腌制食品、霉变食物以及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饮食习惯,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过热食物会反复损伤食管黏膜,导致慢性炎症和细胞异常增生。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长期饮酒和吸烟也会显著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食管上皮细胞。另一方面,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某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对致癌物的代谢能力,如参与亚硝胺代谢的CYP2E1基因。DNA修复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易感性。家族中有食管癌病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和共同的生活环境有关。

在预防食管癌时,需要同时关注饮食和遗传因素。建议避免食用过热、腌制和霉变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戒烟限酒。对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食管癌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也有助于降低食管癌的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除了规范治疗外,还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