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为什么容易细菌感染

2025.09.08 17:11

儿童容易细菌感染主要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接触病原体机会较多、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儿童的免疫系统处于成长阶段,防御机制尚未成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成人低下,导致对细菌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不足。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尤其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在黏膜表面的含量不足,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体内。免疫记忆功能不完善,难以对重复感染的病原体产生快速有效的应答。

2.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儿童的皮肤角质层较薄,皮脂分泌少,天然保湿因子不足,易受损且修复能力差。黏膜组织娇嫩,纤毛运动能力弱,无法有效阻挡细菌附着。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通透性较高,细菌更容易穿透屏障进入体内。皮肤破损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细菌易从创口侵入并繁殖。

3.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儿童尚未形成规范的洗手、清洁意识,常直接用手接触口鼻或食物。玩耍时易沾染环境中的细菌,且缺乏定期清洁物品的习惯。幼儿期存在啃咬玩具或手指的行为,增加了细菌经口入侵的机会。集体生活中交叉感染风险高,但儿童难以自觉执行防护措施。

4.接触病原体机会较多:儿童活动范围广,常接触地面、玩具等细菌密集区域。集体机构人员密集,飞沫或接触传播概率增大。季节交替时病原体活跃,但儿童户外活动频繁导致暴露增加。免疫接种未覆盖的细菌种类可能通过日常接触传播,而儿童缺乏相应抗体。

5.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过早或过量使用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削弱微生物屏障功能。细菌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后续感染更难控制。非针对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抑制有益菌,为致病菌定植创造条件。治疗疗程不足时细菌未被彻底清除,可能引发反复感染。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合理膳食以增强体质,定期接种疫苗提升特异性免疫力,避免频繁出入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感染症状时严格遵医嘱用药,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等基础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