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甲肝有什么传播途径

2025.09.23 10:48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导致感染。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若卫生条件不佳,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污染环境、物品、饮食等进入人体。密切接触感染者或性行为也可能传播病毒,但血液传播较为罕见。

甲肝病毒在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可在水体、土壤或食物表面存活较长时间。常见的传播场景包括食用未彻底加热的贝类海鲜如牡蛎、生鲜蔬果,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容易发生水源性暴发疫情。集体生活场所如学校、军营等,因共用物品或餐具也可能引发聚集性感染。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6周,患者在出现症状前两周就具有传染性,增加了防控难度。

预防甲肝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饭前便后规范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20秒。高风险人群如旅行者、医务工作者建议接种疫苗。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隔离,患者的排泄物需用漂白剂消毒处理。流行地区需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对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长期防护手段,免疫保护期可达2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