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样缓解健完身后的肌肉酸痛感

2025.07.23 08:36

健身后肌肉酸痛可通过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加速代谢、补充足够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保证充足睡眠帮助组织修复、轻柔拉伸放松紧绷肌群。具体分析如下:

1.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热敷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每次持续15-20分钟。热毛巾或暖水袋需避开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热敷时机建议在运动后24小时进行,过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热敷后配合轻度活动效果更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加速代谢:慢速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温和运动可提升整体代谢率,促进乳酸分解。运动强度以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50%-60%为佳,持续时间15-30分钟。这种方式能维持肌肉弹性而不造成二次损伤,最好在酸痛初期实施。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

3.补充足够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运动后水分流失伴随电解质消耗,及时补充含矿物质的水分可调节神经肌肉功能。建议每小时补充200-300mL温水,分多次饮用。可适量添加淡盐水或天然果蔬汁,但避免高糖饮料。水分补充需持续至尿液呈淡黄色为止,尤其在炎热环境下更需重视。

4.保证充足睡眠帮助组织修复:深度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量增加,有利于受损肌纤维修复。每晚应保持7-9小时连续睡眠,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环境黑暗安静,室温控制在18-22℃。午间可安排20-30分钟小睡,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5.轻柔拉伸放松紧绷肌群:静态拉伸需在肌肉温热状态下进行,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注意控制拉伸幅度至轻微张力感即可,避免弹振式拉伸。重点针对酸痛部位,如大腿前后侧、腰背部等大肌群。拉伸时保持均匀呼吸,每日可重复2-3次,但不应引起剧烈疼痛。

运动后48小时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酸痛期间减少高盐高脂饮食。若疼痛持续超过5天或伴随肿胀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损伤可能。日常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前后做好充分准备与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