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一刷牙就打嗝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一刷牙就打嗝可能是由于刷牙方式不当、水温刺激、胃部疾病、神经反射、口腔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刷牙方式不当:如果刷牙时过于用力或者采用了不正确的刷牙姿势,可能会刺激口腔内的神经和肌肉,从而引发打嗝。比如横着刷牙且用力过猛,容易刺激牙龈和口腔黏膜。这种情况下,应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干净。

2.水温刺激:刷牙时水温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刺激口腔和食管黏膜的神经末梢,导致膈肌痉挛而打嗝。过冷的水会使口腔黏膜突然收缩,过热的水则可能烫伤黏膜。刷牙时应使用接近体温的温水,一般在35-37℃为宜,这样可以减少对口腔和食管黏膜的刺激,避免引发打嗝反射。

3.胃部疾病:本身患有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刷牙时可能会刺激到食管与胃部的连接处,引起胃部气体反流,导致打嗝。胃部黏膜受损后,敏感性增加,刷牙时的一些动作可能会间接影响胃部。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胃部疾病的类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若是胃炎,可能需要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进行治疗。

4.神经反射:口腔内的神经与膈肌存在神经反射联系。刷牙时,牙刷对口腔内神经的刺激可能会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膈肌不自主的收缩,从而导致打嗝。这种神经反射可能在某些个体中更为敏感。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在刷牙时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因为紧张可能会加重神经反射。同时,也可以在刷牙前先喝一小口水,湿润口腔,减少牙刷对口腔神经的突然刺激。

5.口腔疾病: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刷牙时会刺激到病变部位,引发疼痛和不适,这种刺激可能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到膈肌,导致打嗝。例如口腔溃疡面受到牙刷触碰时,疼痛信号会传递给神经中枢,同时可能引发其他神经反应。对于口腔疾病,要及时治疗,如口腔溃疡可以使用口腔溃疡贴、西瓜霜等药物促进愈合,牙龈炎则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进行洗牙等牙周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更换牙刷,避免食用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有助于减少打嗝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