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糜烂性胃炎可以分为哪几种

2025.02.27 08:37

糜烂性胃炎可以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药物性糜烂性胃炎、酒精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糜烂性胃炎。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受到急性损伤,通常由饮食不当、感染、毒素等因素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表面有多处糜烂或出血点。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药物,以促进黏膜愈合。

2.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刺激,导致反复发作的糜烂和炎症。其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酒、吸烟等。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改善生活方式等,同时可使用抗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

3.药物性糜烂性胃炎:药物性糜烂性胃炎是由于长期或不当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上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药物,以减轻症状并促进愈合。

4.酒精性糜烂性胃炎:酒精性糜烂性胃炎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表现。治疗的关键在于戒酒,配合使用抗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以帮助恢复胃黏膜的正常功能。

5.应激性糜烂性胃炎:应激性糜烂性胃炎通常发生在重病、外科手术或严重创伤后,因身体应激反应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而引起的糜烂。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治疗上应加强对病人的监护,改善营养支持,使用抗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病因多样,症状表现也各有不同。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不良刺激也是预防糜烂性胃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