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落枕针灸哪几个部位

2025.09.15 22:25

落枕针灸常选部位包括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外关穴、后溪穴。具体分析如下:

1.风池穴:位于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针刺风池穴可疏通颈部气血,缓解肌肉痉挛,对落枕引起的头痛、颈僵有明显改善作用。操作时需斜刺向鼻尖方向,深度约0.5-1寸,避免直刺过深。

2.肩井穴:在肩峰与大椎穴连线中点,属足少阳胆经。此穴能调和局部经气,松解肩颈肌肉紧张。针刺时需注意角度,避免伤及肺尖,通常采用斜刺或平刺法,配合提插捻转增强效果。

3.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刺激该穴可缓解肩背放射性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操作时患者取俯卧位,直刺0.5-1寸,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

4.外关穴:在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属手少阳三焦经。此穴为八脉交会穴,擅长疏通经络,对落枕伴随上肢麻木效果显著。针刺时直刺0.5-1寸,配合颈部活动更佳。

5.后溪穴:握拳时掌横纹尽头赤白肉际处,属手太阳小肠经。后溪通督脉,能调节颈项部气血,缓解急性疼痛。操作时向合谷方向透刺,强刺激后嘱患者缓慢转动颈部。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空腹或过度疲劳时施针。局部皮肤感染、出血倾向者慎用,治疗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