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乙肝的传播途径

2025.08.20 16:10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入健康个体的体内,导致感染和潜在的肝脏损伤。

血液传播是乙肝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任何与感染者的血液接触的情况都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包括共用针具、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中如果不严格遵循消毒和防护措施,也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母婴传播则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的母亲在生产时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建议在孕期进行乙肝筛查,并在分娩后及时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性传播是另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多个性伴侣之间,病毒通过体液交换而传播。保持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习惯至关重要。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减少与感染者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在有伤口的情况下。对于医疗工作者,严格遵循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在处理血液和体液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性工作者和有多重性伴侣的人群。定期进行乙肝筛查和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能够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毒的侵袭。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定期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情的进展和传播风险。通过综合的预防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乙肝的传播,保障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