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崴脚后遗症如何治疗

2025.08.28 15:54

崴脚后遗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症状采取综合康复手段,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干预和功能训练。早期正确处理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关节稳定性,避免长期功能障碍。若后遗症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排除韧带损伤、软骨磨损等潜在问题。

崴脚后遗症常见表现为慢性疼痛、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多因初次损伤未彻底修复导致。物理治疗是核心手段,超声波、电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软组织粘连;冷热敷交替能缓解肿胀和僵硬。关节松动术和手法按摩有助于恢复踝关节活动度。药物方面,非甾体抗炎药适合短期镇痛,严重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康复训练尤为关键,通过平衡垫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增强肌肉力量,逐步恢复本体感觉。穿戴护具或肌内效贴布能提供外部支撑,降低二次损伤风险。

治疗期间需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症状反复。夜间可用枕头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C,加速组织修复。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影像学复查,必要时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清理瘢痕组织。康复后期建议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逐步重建关节适应性。日常穿鞋应选择硬底高帮款式,减少踝关节扭动。长期疼痛伴晨僵需警惕创伤性关节炎,需风湿免疫科进一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