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开放性骨折

2025.07.29 15:21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骨头穿透皮肤,导致外部环境与骨髓相通的情况。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伴随有明显的软组织损伤,可能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开放性骨折被认为是一种急需医疗干预的紧急情况。

在发生开放性骨折时,首先需要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确保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由于骨折部位暴露在外,外部环境中的细菌和污染物容易进入体内,增加感染风险。及时的清创和消毒处理至关重要。在医疗机构中,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详细检查,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通常包括手术修复骨折、清理伤口以及必要时进行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的愈合过程可能较长,患者需要在康复期间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力量。

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注意事项不可忽视。首先,避免对骨折部位施加过多压力或移动,以免加重损伤或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其次,保持伤口清洁,尽量避免外部物体的接触,必要时可以用干净的布或绷带轻轻覆盖伤口,但不应直接封闭,以免形成封闭性环境而加剧感染风险。对于出血情况,应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如用干净的纱布加压,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保持伤者的体温和情绪稳定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可以减少因疼痛和焦虑引发的其他问题。及时就医是关键,开放性骨折的处理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评估和治疗,尽早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愈合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