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孕妇有心脏病怎么办

2025.03.07 20:05

孕妇有心脏病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定期产检、必要时多学科协作。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孕妇心脏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变化。监测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轻度患者可每月一次,重度患者需每周甚至每日监测。监测过程中需注意心率、心律、心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调整生活方式:孕妇心脏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应低盐低脂,控制体重增长。适度进行轻缓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环境。

3.合理用药:孕妇心脏病患者用药需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如ACEI类药物。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定期产检:孕妇心脏病患者需增加产检频率,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羊水量、胎盘功能等指标。定期进行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必要时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产检计划。

5.必要时多学科协作:对于重症心脏病孕妇,需组建多学科团队进行管理。团队包括产科医生、心脏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等。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评估分娩方式和时机。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应急准备。产后需继续监测心脏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

心脏病孕妇的诊疗需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安全,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密切监测、合理干预,大多数患者可安全度过妊娠期。但需注意,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需终止妊娠以保障生命安全。心脏病患者妊娠前需进行充分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妊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