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肺复苏术应该怎么护理

2025.03.24 17:51

心肺复苏术应确保环境安全、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准确进行胸外按压、保持气道通畅、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具体分析如下:

1.确保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必须迅速评估周围环境,确保没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有毒气体等。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有效实施急救措施,避免对施救者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确保专业医疗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2.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头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伸展。正确的体位有助于保证胸外按压的效果,同时减少对患者脊柱和颈部的潜在伤害。如果患者处于俯卧位,应小心将其翻转至仰卧位。

3.准确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术的核心步骤,按压位置应在胸骨下半段,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施救者应保持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进行垂直按压,确保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4.保持气道通畅: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必须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可以通过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有助于氧气顺利进入肺部,避免因气道阻塞导致缺氧加重,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5.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在胸外按压的基础上,每进行30次按压后,应进行2次人工呼吸。施救者用口对口或使用面罩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到患者胸廓抬起即可。人工呼吸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维持血液中的氧合水平,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

心肺复苏术的实施需要施救者具备扎实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保持冷静和果断。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施救者应注意自身的体力分配,避免因疲劳影响急救效果。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