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抗过敏药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2025.04.11 09:14

抗过敏药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口干、头晕、胃肠道不适、心悸等。具体分析如下:

1.嗜睡:抗过敏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嗜睡现象。这种反应在服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时尤为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嗜睡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时间或更换药物。

2.口干:抗过敏药物中的抗胆碱能作用会减少唾液分泌,导致口干。长期口干可能引发口腔不适、吞咽困难等问题。患者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或使用人工唾液缓解症状,必要时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3.头晕:抗过敏药物可能影响血压调节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这种反应在服药初期较为常见,通常随着身体适应药物而减轻。若头晕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因头晕引发跌倒等意外伤害。

4.胃肠道不适:抗过敏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这种反应在空腹服药时更为明显。建议患者在饭后服药,或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必要时可配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5.心悸:部分抗过敏药物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这种反应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更为常见。若出现心悸,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抗过敏药物在缓解过敏症状的同时,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遵循医嘱,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需谨慎用药,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