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结核是怎么引起的

2025.07.30 23:51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疾病。病因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骼、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邻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骨骼创伤或手术后易感染、营养不良削弱机体抵抗力。具体分析如下:

1.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骼:结核分枝杆菌从原发灶如肺部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流到达骨骼,尤其在血供丰富的脊柱、关节等部位易形成病灶。早期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骨骼进一步破坏。

2.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患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增强营养摄入、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恢复免疫功能。

3.邻近结核病灶直接蔓延:肺或淋巴结结核未及时治疗,病灶可能直接侵犯相邻的胸椎、肋骨等骨骼结构。对原发结核病灶进行彻底治疗可防止扩散。

4.骨骼创伤或手术后易感染:骨折或骨科手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为结核分枝杆菌定植创造条件。术后严格消毒、避免伤口感染能降低风险。

5.营养不良削弱机体抵抗力: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增加感染概率。均衡饮食、补充必要营养素可改善体质状况。

骨结核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休息、营养支持及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和并发症。对于已出现骨骼畸形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