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感染性关节炎

2025.07.29 15:21

感染性关节炎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关节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发。该疾病会导致关节腔内出现炎症,进而引起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感染性关节炎可以影响任何关节,但最常见的部位是膝关节、髋关节和手腕。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关节损伤和并发症至关重要。

感染性关节炎的病因多种多样,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肝炎病毒,也可能导致关节炎的发生。真菌感染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中更为常见。感染性关节炎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发热和局部红肿,患者可能会感到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全身不适。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关节液的抽取和培养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治疗方面,通常采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关节冲洗以清除感染。

在应对感染性关节炎时,需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就医至关重要,早期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其次,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感染性关节炎的重要措施。适度的锻炼和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减少感染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尤其需要加强防护,避免接触可能的感染源。了解感染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及时识别症状变化,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迅速采取行动,避免病情加重。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管理感染性关节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