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诊断是不是脑膜炎

2025.09.11 19:34

诊断脑膜炎需观察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或持续发热、检查是否有颈部僵硬或克氏征阳性、通过腰椎穿刺分析脑脊液成分、进行血液检测判断感染指标、借助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是否出现剧烈头痛或持续发热:头痛是脑膜炎最常见症状,多呈爆裂样且难以缓解,常伴随高热。发热可能突然出现,体温超过38.5℃,普通退热药物效果不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畏光、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检查是否有颈部僵硬或克氏征阳性:颈部僵硬是脑膜刺激征典型表现,患者仰卧时无法将下巴贴近胸部。克氏征表现为髋关节屈曲时膝关节无法伸直,提示脑膜炎症累及神经根。这类体征需由专业医生操作确认,避免自行判断导致误诊。

3.通过腰椎穿刺分析脑脊液成分:腰椎穿刺是确诊关键,脑脊液压力常增高,外观可能浑浊。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降低。细菌性感染时脑脊液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病原体,病毒性感染则需结合其他检测。

4.进行血液检测判断感染指标: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需动态监测以指导治疗。

5.借助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头颅CT或MRI可观察脑实质是否水肿、脑室是否扩大,排除脑脓肿或肿瘤等疾病。影像学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脑膜炎,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综合判断。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自行服用止痛药或抗生素可能掩盖病情,影响后续诊断准确性。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光线和声音刺激有助于缓解不适。密切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