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

2024.12.16 15:14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防治登革热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在预防方面,首先要控制伊蚊的滋生。这包括清理积水,因为伊蚊的幼虫生长在水中,像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容易积水的地方要定期清理。对于公共场所的积水也要及时处理。同时,可以使用杀虫剂来灭蚊,但要注意使用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在社区层面,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登革热的认识,让大家自觉参与到防蚊灭蚊工作中来。在治疗方面,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患者需要多休息、补充水分,对于发热、疼痛等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休克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抢救治疗。

在登革热防治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在使用杀虫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避免过量使用。特别是在室内使用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防止人体吸入过多的杀虫剂。对于清理积水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不能遗漏一些隐蔽的角落。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等。如果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来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诊断。社区在开展灭蚊工作时,要协调好各方力量,包括居民、物业等,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防治过程中要关注弱势群体,如老人、儿童等,给予更多的帮助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