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怎么引起

2025.07.23 08:3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引发颈部肌肉紧张、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直接压迫血管、颈部外伤造成结构损伤、颈椎稳定性下降引起动态压迫。具体分析如下:

1.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关节突关节增生,这些变化可能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其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血流减少,进而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2.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引发颈部肌肉紧张:长时间低头或颈部保持固定姿势,如使用手机、电脑,会使颈部肌肉持续紧张,肌肉痉挛可能间接压迫椎动脉,影响血液供应,同时不良姿势加速颈椎退变,进一步加重椎动脉受压。

3.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直接压迫血管:颈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或钩椎关节骨赘增生,可能直接压迫椎动脉,尤其在转头时,骨赘与血管摩擦,导致血管狭窄或痉挛,引起短暂性脑缺血,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

4.颈部外伤造成结构损伤:颈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颈椎小关节错位、韧带撕裂或椎间盘损伤,这些结构性改变可能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刺激血管收缩,影响血流。

5.颈椎稳定性下降引起动态压迫:颈椎周围肌肉无力或韧带松弛,导致颈椎稳定性降低,在头部转动或后仰时,椎动脉受到牵拉或挤压,血流受阻,出现一过性缺血症状,如猝倒发作。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活动颈部,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避免颈部受凉,如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转头,防止加重病情。